資深音不鏽鋼閥樂人許常德今日在臉書粉絲團分享一段日本兒童滑步車比賽的影片,其中一名選手翻車跌倒,沒想到另一名選手脫蠟鑄造竟丟下自己的車,幫對手把車牽到他的身旁,間接鼓勵跌坐在地的對手爬起精密鑄造繼續金屬鑄造比賽。對此,許常德感慨地說,「如果我們的政黨能有這樣的態度被看到,一定會大獲全勝!」
其他網友看到後掀起熱議,紛紛留言「去幫忙鼓勵的小孩教育真好」、「台灣真的需要多些正面能量!」、「一起加油一起成長,很棒」、「這就是小孩的天真無邪」、「在台灣就是做不到」,不過仍有網友持不同看法,留言表示「任何的戰場都只分勝負,不需要人情世故」、「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精密鑄造的機械性能比鑄鐵高,但其鑄造性能卻比鑄鐵低。由於精密鑄造的熔點較高,鋼液易氧化、鋼水的流動性差、收縮大,其體收縮率為10~14%,線收縮為1.8~2.5%。由於熔模鑄件有著很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可減少機械加工工作,只是在零件上要求較高的部位留少許加工餘量即可,甚至某些鑄件只留打磨、拋光餘量,不必機械加工即可使用。由此可見,採用精密鑄造方法可大量節省機床設備和加工工時,大幅度節約金屬原材料。其中較為常用的是熔模鑄造,也稱失蠟鑄造:選用適宜的熔模材料(如石蠟)製造熔模;在熔模上重複沾耐火塗料與撒耐火砂工序,硬化型殼及乾燥;再將內部的熔模溶化掉,獲得型腔;焙燒型殼以獲得足夠的強度,及燒掉殘餘的熔模材料;澆注所需要的金屬材料;凝固冷卻,脫殼後清砂,從而獲得高精度的成品。根據產品需要或進行熱處理與冷加工和表面處理。
脫蠟鑄造使用的蠟一般是蘭色的模型石蠟,其融化溫度在60℃左右,注蠟溫度在65℃左右。還有一些其他顏色的石蠟,性質略有不同。蠟溫及注射壓力是由注蠟機決定的。注蠟機的類別通常有風壓式和真空式兩種。這兩種注蠟機的注蠟原理基本相似,就是利用氣壓將熔融狀態的蠟注入膠模。兩者的區別在於真空式注蠟機能夠先將膠模抽真空,在向膠模注蠟;而風壓式注蠟機只能直接向膠模注蠟。所以通常操作以真空式注蠟機比較容易掌握,而風壓式注蠟機則需要具有一定的經驗。注蠟機中的加熱器和感溫器能夠使蠟液達到並保持一定的溫度。通常注蠟機中蠟的溫度應該保持在70~75℃之間,這樣的溫度能夠保證蠟液的流動性。如果溫度過低,蠟液不易注滿蠟模,造成蠟模的殘缺;反之蠟液溫度過高,又會導致蠟液從膠模縫隙處溢出或從注蠟口溢出,容易形成飛邊或燙傷手指。注蠟機蠟筒內的壓力是由外接氣泵提供的,一般應該保持在0.5~0.7at(或kgf/cm2)即0.051~0.071Bar之間,也可以根據蠟模的體積和複雜程度進行適當的調整。注蠟之前,首先應該打開膠模,檢查膠模的完好性和清潔性。如果是使用過的膠模,就應該向膠模中尤其是形狀比較細小複雜的位置噴灑脫蠟劑(也可撒上少量滑石粉),以利於取出蠟模;其次應該預熱注蠟機,打開氣泵,調整好壓力和溫度。